龙城那些搞文化的人们喜欢称呼自己生活的城市为古城,这样一来显得文化积淀深厚,而会高大上一些。
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,文化人懂得只有通过考古才有说服力。因此,他们就联合了一些来自省城的专家,去挖掘坟墓,举行声势浩大的媒体推介会,宣称在某个地方,挖掘到某个古代诸侯的墓葬,里面有一块古玉,是某诸侯的随身殉葬品。
媒体便花了大力气去鼓吹,瞬间的自媒体和公媒体铺天盖地,刷成了网红。至于是否真的是这样的情况,没有人去追究,反正专家们的砖头砸在地里,有了个大坑。这就够了。
龙游那些搞旅游的人喜欢称呼自己生活的城市为新城,这样一来招徕游客。毕竟除了少数喜欢钻故纸堆的老人们,大部分热爱出游的是年青人。
年轻人是不太热衷传统复古的东西。他们可能会对滑雪、追剧等更加有兴趣。旅游不就求个新鲜吗?为了迎合年青人旺盛的旅游需求,政府在城市规划中就需要开疆拓土,比如在南部地区划上一块地说要建立高山滑雪场,在北部建立一个大花海,在中部就把两条大江的文章做够。
每年的开年之际,各种呼声和规划热热闹闹出台,到了年底,仍然年复一年的保持原状。如此周而复始。
子秋置身在这样的热闹中已经近乎麻木。听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,人的记忆却有一年。在一整年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剧情,虽然自己必须干着穿针引线的作用,但是也只是本职工作而已,与本意无关。
经过多年的历练,子秋已经从当初的书呆子蜕变了,懂得就算是自己想拯救地球,也是枉然。生活和环境就像照妖镜,谁是人,谁是妖,终究还是泾渭分明。
让子秋感觉到纠结的是,深深的古城下,总有各种热点爆发出来。比如,对于二十年前挖掘出来的一个地下洞窟,就一直被各种解读,这是热点,必须的。因为这是当地发展旅游经济的一个热点,也把古城的旅游从无到有一直发展到国内外小有名气,古城人靠的就是炒作。
地下洞窟的神奇就在于谜。几个农民在闲暇的时候,想到对面的水塘里抓鱼来改善伙食,结果抽水机把水抽久了也没有抓到鱼。好奇心驱使他们继续抽水,终于水落石出,洞窟重现天日,几个精致的洞窟到底是干什么的?龙城在全国征集答案,成功地吸引了人的眼球,也成功开启了龙城旅游的大门。
其实洞窟是用来干什么的不重要,洞窟吸引人的好奇心很重要。人类的好奇心永远在线。见多了,总希望有新鲜事物来刺激一下快要麻木的脑神经。
对于旅游本身而言,从自己住厌烦的地方,到陌生的地方去留个影,也是一种乐趣。和各个媒体打交道多了,子秋深谙套路。
媒体其实是最低俗的平台,投其所好才有银子进口袋。只要银子给足了,自然都能妙笔生花,做到电视上有图像、广播里有声音,纸媒上有文字,自媒体则活色生香,皆大欢喜。
虽然整天做着吹喇叭抬轿子的活,子秋却始终能保持内心的那点宁静。无论是生活中的巨大变故,还是工作中的尔虞我诈,都是一种生存状态而已。
对于龙城,子秋还是有感情的。当她从春城、秋城和冬城浮光掠影路过后,她始终觉得龙城才是自己的地盘。吵也好,闹也罢,斗也好,争也罢,都是一种生活方式。就算守旧派和革新派非要把龙城一分为二来经营,也是各有各的立场。
若干年以后,肯定有正确的评价。人治之地,到处都是人为的痕迹,旧城改造的工程进行了一半,因为换了管事的,就停了下来。管事的自己脑子里都有一杆秤,叫做政绩。没有政绩是升迁无望的,年底那点总结和汇报不漂亮,就是平庸。
任何一个地方的浮华,其实大同小异。龙城发展的套路,应该是和其他地方一样吧。有一种城市的发展之痛,就是保护和开发的矛盾。有一种城市发展的瓶颈,就是规划和实施的脱轨。龙城也不例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