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天地间,群山仿若一条条蜿蜒的巨龙,自远方奔腾而来,又向更远处蜿蜒而去。
那雄浑壮阔的身姿,在大地之上勾勒出一幅气势磅礴的画卷。
山峦脚下,几处村镇错落分布,宛如散落在人间的明珠,自然而然地汇集在一起。
随着时光的缓缓流淌,这些村镇逐渐繁荣起来,衍生出一片热闹非凡的集市。
这市镇偏北望东的方向,一条通途犹如一条银色的丝带,在大地上肆意铺展。
然而,在通途的一旁,一川雪浪声势浩大地滚滚东去,仿佛是一位不知疲倦的行者,无论白昼黑夜,无论春秋冬夏,始终马不停蹄,未曾有过片刻的懈怠。
好在东北五里开外的地方,矗立着一座别具一格的桥。
这座桥以竹为骨,那一根根竹子粗壮而坚韧,仿佛是桥梁的脊梁;以藤作栏,藤条相互缠绕,紧密相连,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防护。
它看似质朴无华,却稳稳当当地横跨在两岸之间,肩负起小镇居民往来的重任,成为小镇与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。
这座桥,世人称其为伏川桥,不过小镇居民为了称呼方便,更习惯叫它五里桥。
小镇的民风淳朴至极,古风犹存,宛如岁月长河中一处静谧而未被惊扰的世外桃源。
在这里,路不拾遗、夜不闭户的美好景象随处可见。
即便道路上遗落了珍贵的珠宝,也不会有人心生贪念;即便家家户户的大门彻夜敞开,也不用担心会有盗贼光顾。
在过往的数年里,作奸犯科之事简直是凤毛麟角,屈指可数。
在这个小镇,王法的威严似乎难以施展拳脚。
然而,小镇却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规矩 —— 民心所向,即为王法。
而王法的秤杆,一端紧紧连接着那座五里桥,它就像是小镇秩序的守护者,默默地见证着小镇的兴衰变迁。
曾几何时,这里并没有五里桥。
那时,倚靠着小镇有一座老桥,名为篱桥。
桥身饱经岁月的无情侵蚀,早已千疮百孔,破旧不堪,宛如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,每一道裂痕、每一处凹陷,都诉说着岁月的沧桑。
它的模样,恰似那稀疏的篱笆,脆弱而又顽强。
加之出镇之人皆需跨越此桥,离人心中满是对故乡的眷恋与不舍,故而它也被称作离桥。
如今的小辈们,或许早已忘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