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。
柳塘就在她家东边,一抬脚就到了。柳塘位于大坑村的东边洼地里。大坑村位于清台县的东北角,清台跟浙东的其他县一样,都是山区多,平原少,自古就是“七山二水一分田”的格局。清台山脉绵延几百里,贯穿了周边的县市。山的这边是清台县,山的那边是余海县,据说是个产海鲜的地方。如果站在清台山山顶上往下俯瞰,大坑村就像一口倒扣的铁锅,在锅沿锅里散落着100来多户人家。除了这口池塘以外,村里还散落着其他星星点点的几个小池塘。唯有这口大池塘,是从山里下来的一脉细细的泉眼,经过不断的累积下来,终于在锅的底部形成了这一亩多大的池塘。因塘边有十多棵大柳树,那些柳树究竟是什么时候种下的已经不可考了,只是每棵柳树都很粗大,棵棵树粗的一个成年男人都没办法合抱起来,因此名曰柳塘。每年的春季,这些柳树开始抽芽,枝条随风飞舞,姿态婀娜优美。树上还有不少的毛毛虫,掉入塘中,就成了青鱼、鳙鱼、草鱼等鱼类的美食。树根深入水中处,适合钓黄鳝。树上蝉鸣,引得村里的孩子们竞相前去捉蝉和壳。这个名称得到全村人的认可,也得到了周围方圆十里的乡邻们的认可,说起柳塘大家都会指向同一个位置。柳塘还分成了三部分,最上面的一部分,砌成了一口小小的井,可以用来喝水、做饭;第二部分比较宽大,用来洗衣服洗被子等等;第三部分在最下游,是一个小的方形池子,用来洗痰盂和垃圾桶。但因为最近今年农村里也流行安装抽水马桶了,洗痰盂的已经绝迹了。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缨;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我足”。这三个池子的作用是绝对不能弄错的,弄错的话是要被全村人指着鼻子骂上祖孙三代的。柳塘是山泉水,冬暖夏凉。虽说现在已经是11月底了,但柳塘上还漂浮着一层薄薄的雾气。
距离阿昌婶第一次到这口塘里洗衣服,一眨眼功夫就过去了整整40年了。
二
那时候阿昌婶还不是阿昌婶,叫陈小花,上面还有一个姐姐,叫大花,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