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并下令让他撤军回朝。孙权在给诸葛恪的诏书中写道:“北伐之事,朕已深思熟虑,今曹魏防守严密,我军屡战屡败,士气低落,若再执意进攻,恐有亡国之危。卿速撤军回朝,以安民心。”
第十八章:回朝后的落寞
诸葛恪无奈之下,只好率领残兵败将返回东吴。一路上,他心情沉重,曾经的意气风发早已消失不见,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愁容和疲惫。他骑在马上,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,思绪万千。他想起了出征前的豪情壮志,想起了朝堂上众人的赞誉和期待,如今这一切都化为泡影,只剩下失败的耻辱和无尽的悔恨。
回到朝堂后,他受到了冷遇,曾经那些对他阿谀奉承的大臣们也纷纷避而远之,仿佛他是瘟疫一般。孙权虽然没有过多地责备他,但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对他笑脸相迎,而是态度冷淡,言语间透着失望和不满。
诸葛恪感到无比的失落和沮丧,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,意识到自己的自负和急躁给国家和自己带来了巨大的损失。他常常独自一人在书房中发呆,回想着北伐的每一个细节,思考着自己究竟错在哪里。他后悔当初没有听从老臣们的劝告,没有充分考虑到北伐的困难和风险,一味地追求功名和权力,最终导致了这样的结局。
第十九章:家族的危机
北伐的失败不仅让诸葛恪个人陷入了困境,也给诸葛家族带来了危机。一些政敌趁机落井下石,在孙权面前弹劾诸葛瑾和诸葛恪父子,说他们居心叵测,企图借助北伐来扩大自己的势力,谋取私利。他们还编造了许多谣言,说诸葛家族与蜀汉暗中勾结,企图里应外合,颠覆东吴政权。
孙权虽然没有完全相信这些弹劾之词,但也对诸葛家族产生了怀疑。他开始暗中调查诸葛家族的一举一动,对诸葛瑾和诸葛恪的言行也格外关注。诸葛瑾察觉到了孙权的变化,心中十分担忧。他深知,一旦孙权对诸葛家族失去信